关于“零添加”、草莓农残……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******
中新网1月8日电 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”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,近日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了“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”。
流言1:保质期长的牛奶是因为加了防腐剂?
科学真相:保质期长短取决于牛奶的灭菌方式和包装工艺等,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方式的牛奶保质期可达至少6个月,与防腐剂无关。
流言2: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喝牛奶?
科学真相:乳糖不耐受是人体乳糖酶缺乏或分泌不足引起的,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饮用酸奶、添加乳糖酶的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,也可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(<50ml/次)的方式,逐渐增强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。
流言3:果汁可以完全替代水果?
科学真相:水果通过榨汁后食用的方式已被大众广泛接受,但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榨汁,营养物质或多或少都有损失。因此,果汁并不能完全替代水果。
流言4:空气炸锅烹调食物不健康,还可能产生致癌物?
科学真相:空气炸锅的加热原理类似于烤箱,只是比烤箱内空气流动更快,食物熟化时间更短而已。因此利用空气炸锅,并不会比其他加工方式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。
流言5:草莓能检出多种农药残留,是最“脏”的水果?
科学真相:检出农药残留并非不安全。我国对各种农药最大残留量均制定了限量标准,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都是安全的。
流言6: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?
科学真相:健康人体的内环境,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,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。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是不科学的。
流言7:乳饮料和纯牛奶一样营养?
科学真相:乳饮料和纯牛奶的生产工艺、原辅料等均不同,营养也有所差异。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乳饮料,我国国家标准规定,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≥2.9g/100g,而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仅需≥1.0g/100g。
流言8:“零添加”食品更安全?
科学真相:“零添加”与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。而有些食品正是因为工艺必要性添加了食品添加剂,其质量和安全性才更有保障。
流言9:豆浆喝多了会诱发乳腺癌?
科学真相: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,不会单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。相反,已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,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健康益处。(中新财经)
青岛海关侦破走私进口乐器案 案值达2.1亿元******
海关缉私警察展示查获的吉他。 陈星华 摄
中新网青岛1月10日电 (胡耀杰蔡亚群)青岛海关10日发布消息称,该关缉私局日前开展打击走私乐器专项行动,在杭州、北京、天津海关缉私局协助下,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走私进口吉他等乐器案,案值2.1亿元人民币,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。
据悉,陈某等人从境外供货商订购知名品牌吉他等乐器和配件,经天津口岸进口后,再采用电商网店和实体展厅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在中国国内销售。其中,山东部分地区琴行、乐器店从陈某处购买的乐器和配件与陈某进口报关时价格异常,陈某等人进口乐器存在低报价格走私嫌疑。
青岛海关缉私局经侦查摸清了该团伙的走私手法等情况。为实现破网除链,该关缉私局出动警力50余名,在杭州、北京、天津、枣庄等地集中收网,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8名。
经查,犯罪嫌疑人陈某与孔某某、曹某某合谋,自境外订购吉他、音响、调音器等音乐器材,以数十家皮包公司为经营、货主单位,将货物通过低报价格方式走私进口,申报价格仅为真实货值的10%至30%,随后将乐器在中国国内各地销售牟利。
目前,青岛海关缉私局已对抓获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(完)